首页>临沂频道>内容详情

临沂市召开“精品粮油及深加工产业链”新闻发布会

2025-08-27 08:58:23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速豹新闻网 记者 于大龙 邓灵蕊 王仁杰

8月26日下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临沂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党组书记张东升;莒南县政府副县长朱礼珂;金胜集团副总经理邹业飞;青援集团副总裁桑振亮;山东巴比熊食品有限公司生产总经理万国超,介绍临沂市精品粮油及深加工产业链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临沂是全国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农业农村部授予的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国家质检总局授予的“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是全国唯一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食品之都”的城市,有9个县区入选国家产粮大县、6个县位居全国花生百强县。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精品粮油及深加工企业161家、产值306亿元,其中年产值过10亿元企业6家;今年1-7月份,规上企业达177家,实现产值196.9亿元,同比增长25.2%。

精品粮油及深加工产业链是市委市政府重点培育的13条标志性产业链之一,也是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坚持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集群化“四化方向”,培育形成了以莒南县为核心的花生及植物油加工产业集群、以沂水县为核心的焙烤食品产业集群和以五得利、豆黄金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粮食加工产业链。

花生及植物油加工产业集群。

全市花生种植面积230.3万亩、总产71.3万吨,均居全省第1位;拥有各类花生加工企业222家,其中规模以上花生油加工企业21家,金胜粮油、兴泉油脂、玉皇粮油、中粮油脂4家企业位居全国花生油加工十强,精制花生油产量约占全国1/6。77家花生加工企业具有出口资质,花生酱、烤花生、蛋白肽等30多类产品远销欧洲、中东、日本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金胜、玉皇是国家花生油生产标准起草单位。

焙烤食品产业集群。

全市拥有焙烤食品加工企业670余家,年加工食品600余万吨,产品涵盖33个大类1000多个品种。拥有青援、鼎福等老牌企业,巴比熊、好唛哆、亿佰利、诺好佳等一批新生力量强势崛起,沂水县成为全国最大的沙琪玛、紫皮糖生产基地。

粮食加工产业链。

全市小麦种植438.8万亩,总产188.1万吨,有19家规模以上面粉加工企业,其中郯城县五得利面粉年产能270万吨,是世界最大的单体面粉加工厂。大豆种植29.4万亩,总产5.5万吨,加工产能过100万吨,豆奶粉产能约占全国1/3;豆黄金食品首创零添加天然腐竹,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坚持高点谋划。聘请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组建60人的产业链“专家智库”,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国家政策导向和临沂市产业基础,明确花生及植物油加工产业转型升级、焙烤及休闲食品集群持续壮大、粮食加工向深加工延伸三大主攻方向,制定了《临沂市精品粮油及深加工产业链建设行动方案》,绘制了产业链布局图、产业图谱、招商图谱。实施“6+18+12”重点企业培育计划,梯次培育6家十亿级链主企业、18家骨干企业和12家高成长性企业。

坚持项目为王。市县一体、政企协同,“请进来、走出去”开展对接活动23次,加强与国家、省、市级食品工业协会及各地商会等商协会交流,与国内粮油加工头部企业持续对接,在谈项目13个。全市在建项目34个,总投资50.7亿元,今年累计到位10.4亿元。拟建项目12个,总投资19.9亿元。

坚持服务为本。召开重点企业座谈会10余次,掌握企业需求,听取意见建议,建立“一企一策”帮扶台账。组织60多家企业参加“港澳山东周”、中国国际链博会、中国农产品产销大会推介活动等12场次。组织食品企业赴越南开展经贸考察,助力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承办了临商大会“兴业临沂体验行”精品粮油及深加工产业链推介活动。联合市民政局,在第三届山东(沂水)食品博览会增设功能性食品专区,组织养老、康复机构现场采购。在中国国际食品城设立“地产食品”专区,为入驻企业争取减免租金政策。帮助40多家企业解决项目用地、资金需求、原料进口、产销对接等问题。

坚持科创先行。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累计26家。目前,拥有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正在争取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共建临沂食品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对接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等高水平专家团队与金胜、玉皇、豆黄金等链主骨干企业共建科技研发平台。

专班将紧紧围绕产业链建设“四化”总要求,聚焦补链强链延链,持续抓好项目招引、政策制定、科技创新、本土企业培育,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多做贡献。

突出抓好重点项目。抓紧抓实在建项目,精准掌握建设进度、困难问题,市县共同研究,分级分类解决,确保年内建成投产19个。加快推进拟建项目,市县一体开展服务,确保按期开工。大力开展项目招引,坚持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广泛搜集线索,加强与头部企业对接,“走出去”政企协同开展招引。

精准研究制定政策。深入分析产业链在重大项目、科技创新、金融支持、用地保障、产品出海等方面的堵点卡点,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予以政策支持。举办“政银企”对接会、产业链人才对接会等活动,解决资金、人才需求。支持骨干企业创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四雁贷”“食品贷”覆盖面。

着力抓实科技创新。学习消化吸收先进理念,支持企业加大“零添加”“低温短保”、功能性食品等研发力度,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抢占新赛道。搭建政企协同桥梁,持续对接高水平专家和科研团队,推动新建一批企业创新平台,转化一批科研成果。加快推进临沂食品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探索政研企创新平台联动机制,统筹全市科研资源向产业链集聚。

用心营造良好生态。持续实施重点企业梯次培育计划。提升本地配套服务水平,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推动“临产临用”。遴选优质产品,集中对接国内顶级供应链平台,组团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助力企业品牌和价值提升。支持中国国际食品城布设“永不落幕的食品展”,打造集展示、交易、招商、出口、供应链金融等一体化服务平台。组织企业家参加管理、科创等培训,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品牌建设,举办企业品牌策划和包装装潢设计大赛,提升临沂粮油品牌形象,全力打响“中国食品之都”品牌。

编 辑:仁杰

审 核:晓飞

速豹新闻网编辑:于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