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是山东历史文化名城,汉晋文化、孝悌文化、书圣文化、红色文化、商贸文化等共同构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和文化魅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临沂文化事业也展示出更强的文化生长力。博物馆作为文化收藏和展示的文博场所,对文化的传承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博物馆热”正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的新时尚,私人博物馆的数量成倍增加,许多民间收藏者也由“独乐”逐步走向“众乐”。根据中国国家文物局的数据,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5788家备案博物馆,而其中非国有博物馆异军突起,其馆藏虽小,但定位独特,正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2010年国家文物局、民政部、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明确“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民办博物馆发展”相关意见;2015年国家颁布的《博物馆条例》明确提出“在(博物馆)设立条件、税收优惠等方面对国有和非国有博物馆一视同仁”;2017年国家文物局出台《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大力支持非国有博物馆发展。
进入新时代,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不少困难。为展示临沂文化魅力,提升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和品质,现提出非国有博物馆实施研学而进一步发挥馆藏文物功能的建议:
一、临沂市非国有博物馆发展基本现状
目前,临沂市有开放非国有博物馆33家,它们的藏品与生活息息相关者众多,教育功能突出,集植物科普、木雕、古籍图书、陶器、瓷器、酒文化等于一体,种类繁多,门类丰富,对临沂国有博物馆门类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经了解,临沂市所有非国有博物馆对外免费开放,向观众展示特色文化、基本陈列展览、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对保护文化遗产和传承传统文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临沂市非国有博物馆存在“藏在深宫人未知”的问题
临沂市非国有博物馆的举办者初心是收藏物于馆,奉献社会,他们在面对发展资金和人才缺乏双重困难的同时,更着急的是虽然他们藏品丰富,特色鲜明,但博物馆对学校的教育功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他们大多通过各自的种种努力,在基础条件上、展陈方式上、功能设置上尽力对接学生研学的需求,但是却始终没找到非国有博物馆和学校对接的突破口。
如果说文物藏品是文博单位的“心脏”,那么发挥社会教育功能就是其“灵魂”。对标外地先进的做法,各家民办博物馆正苦练“内功”,积极向公众展示最好的藏品,提供更好的服务,提升社会参与度和影响力。同时“文化下乡”“文博进社区”等活动也在民办博物馆中广泛开展。有的民办博物馆成为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有的民办博物馆依托丰富的藏品资源和专业团队,有计划地安排和组织公益培训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例如:临沂岭上砚文化博物馆多次举办了“岭上砚文化公益大讲堂”,邀请院校老师、工艺美术大师、专家学者为公众免费开展砚文化讲座,受到了大众欢迎。这些非国有博物馆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也更加提高了民众参观博物馆的热情。
三、实施研学带动非国有博物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1)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落实博物馆研学制度,打通学生和博物馆联系的通道,实现博物馆功能的全链条疏通。当下最需要的是打通学校和博物馆游学、研学的通道。文化和教育部门要协同落实区内学生在博物馆游学研学的政策性补贴,指导帮扶博物馆开发对应的研学课程和活动课程设置。增强博物馆运营能力,切实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和作用。文件(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教基一[2016]8号)和(教育部 国家文物局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文物博发〔2020〕30号)中明确指出:各地博物馆要坚持“展教并重”,策划适合中小学生的专题展览和教育活动,动员馆内策展、文保人员以及专家学者、社会力量参与博物馆教育资源开发,定期组织馆长讲解、专家导赏。各地文物部门要指导博物馆设计适合进校园、下基层的流动展览和教育项目,便利博物馆资源相对薄弱的中小城市、农村地区中小学生有效利用博物馆学习。
(2)大力扶持适合研学的博物馆文创研发,以增强博物馆对学校和学生研学的吸引力。搭建文化研学平台,增加参观率。如:临沂天泽木文化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品类全,文化含量高。利用馆藏木雕图案,选取核心价值观、沂蒙精神、优秀传统文化等题材,经设计、创新推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红色系列产品。同时,引导非国有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之间联合举办专题展览、馆际交流巡展,加强省内外不同类型学校的文化交流,增强宣传合力,提升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如:临沂天泽木文化博物馆联合国内几所大学对木刻、木拓、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开发研学课程,得到国家文物报的整篇报道,社会反响良好。据了解,临沂市多所学校也开设了非遗项目课程,但是他们大多是非专业老师临时授课,如果能主动和博物馆对接开展研学活动,使学生得到更专业的指导,势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张晓飞 赵思齐 张春兄 邓灵蕊 时成辉 陈蓓蕾)
【责任编辑 张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