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临沂频道>内容详情

保护渐失的迎仙桥文化迅速打造文化旅游亮点

2022-02-23 09:38:08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步游西路”又称“东蒙古道”为古代登蒙山必经之路,沿途主要景点名胜有:迎仙桥、朝天宫、桃花峪、泰山行宫、回马岭、黑风口、小风门、大风门、快活岭、南天门、九龙宫观音殿、圣憩石等,岁月的侵蚀、山洪的冲刷、迎仙桥岌岌可危、桥边明清碑刻隐匿于荒草丛生中、古老的松树林逐渐死亡。

据记载,迎仙桥原系明朝鲁庄王所建,清代康熙年间重修。为三孔石拱桥,长十余米,宽约四米,桥墩、桥面均由巨石砌成。三孔中的最北一孔已经坍塌,根据河谷内遗留的栏杆样式的石材,分析桥面两侧均有石质护栏,现在均已塌落无存。在桥的南岸,现尚存有四通古碑,碑体完整,但碑面风化严重,文字多不可辨识,只有碑上部额文尚可辨认,一为“重修蒙山迎仙桥记”,碑文记载了清朝康熙年间重修此桥的经过。一为“东蒙古道”碑,仅碑额的“东蒙古道”四字尚可辨识。另外两通碑已经难于辨认。相传唐代时,即是在该处迎接诗仙李白,故名迎仙桥。这些在“东蒙古道”碑中有所记载,可惜风化严重而难以解读。

为此武举善委员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将修复东蒙古道迎仙桥提上议事日程,在保持历史原貌的基础上修复迎仙桥;深入挖掘东蒙古道迎仙桥历史文化,积极收集历史资料,还原文化渊源,保护正在逐渐消失的迎仙桥文化,打造成一个文化旅游亮点。(晓飞 思齐 春兄 灵蕊 成辉 蓓蕾)

【责任编辑 张晓飞】

 

 

速豹新闻网编辑:于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