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通讯员 尹宁波 邵统政 陈兆永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中,临沭县公安机关从小处着手、从细处发力,创新建立“红袖标”队伍,安装“小警灯”工程,较好调动了社会群防群治力量,营造强大的社会化巡逻防控格局,有效维护了辖区治安大局稳定。实施“红袖标+小警灯”以来,该局通过夏季巡逻清查发现的线索抓获在逃人员9名,查破现行政、刑事案件48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0 余人,调解群众纠纷16起,开展宣传教育36场次。
三支队伍戴上“红袖标”
让保安员队伍、夜间服务场所从业人员、农村网格警务员戴上“红袖标”,这是该局“百日行动”中创新的举措。保安员队伍戴上“红袖标”。该局组织全县保安公司、物业公司的616名保安员全部纳入治安防控体系,对保安队伍开展集中培训和实战训练,不仅提高了对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内部的巡逻质效,而且延伸了属地附近的治安巡逻。夜间服务场所从业人员戴上“红袖标”。针对辖区夏季治安特点,对全县烧烤城、大排档、步行街等夜间经营场所进行摸排梳理,420余名经营者、服务员集中进行治安防范培训后,统一佩戴警民联防红袖标上岗。要求经营业主对经营场所加强安全宣传防范,对所警营畅所的治安管理负责,如对发生打架斗殴要及时报警并固定证据。网格警务员戴上“红袖标”。发挥全县608名警务助理点多面广的作用,以镇街为单位,依托城区警务室和农村工作区,合理进行划片编组,利用警用电动二轮巡逻车,全面加强城市社区内部和农村地区的巡逻,加密了农村巡逻密度。7月25日晚21时许,曹庄派出所网格警务员在巡逻时,发现一骑摩托车男子形迹可疑,经联系派出所民警核实发现,该男子系上网逃犯,遂将其当场抓获。
“小警灯”照安夏夜全城
在夜间经营场所安装72处““警民联防灯箱”,对夜间经营场所统一设计制作悬挂“警民联防灯箱”,公布报警电话和派出所联系方式,方便群众联系报警。依托全县网格化管理工作,将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进行合理划分,科学设置悬挂81处“警保联控灯箱”,既保证覆盖面,又确保悬挂在显著位置。同时在“警保联控”、“警民联防”灯箱内加装音响设备,间或播放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非法集资、禁毒和治安提醒等安防知识。令群众心安的是街面上的“警灯闪烁”,各巡逻警种和巡逻民警,巡逻时警车亮着警灯,民警佩戴开启“肩警灯”,确保有警车、有警察的地方就有警灯。很多群众反映,一盏“小警灯”,让人看着心里有安全感,感到公安就在身边。
三招奏响夏夜“平安曲”
实行巡逻宣传融合。按照“五个必须”工作要求,加强巡逻、宣传工作融合,巡逻民警、辅警注重与群众的沟通交流,设置固定宣传点6处,及时向群众发放宣传资料,解决群众的咨询难题。创新巡逻方式,将警用无人机融入巡逻工作体系。在城市广场、公园、烧烤城等人员密集场所,发挥无人机喊话功能,加大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开展治安提醒、广场舞扰民和防溺水等宣传工作,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推行警种融合巡逻,根据每天警情发案会商调度情况,加强交警、特巡警和城区四所联动。科学制定巡逻计划,合理划分巡逻区域,及时调整巡逻路线,综合采取车巡、步巡等方式,最大限度将警力摆上街面。8月4日晚9时,刑警大队巡逻民警在步行街巡逻时,发现一涉恶案件在逃人员正在烧烤摊就餐,当场将其抓获归案。
【责任编辑 张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