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通讯员 郭宇立 韩文嘉 杨哲
8月18日至24日,第29届国际低温物理大会在日本北海道举行,本次会议举行了2020年度菲列兹·伦敦奖颁奖典礼。
薛其坤线上出席颁奖典礼
菲列兹·伦敦奖获奖者、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薛其坤线上出席颁奖典礼,并受邀在会上作专题报告。
薛其坤为国际著名实验物理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扫描隧道显微学、分子束外延、拓扑绝缘量子态和高温超导电性等。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获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陈嘉庚科学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北京市突出贡献中关村奖和复旦-中植科学奖等奖励与荣誉。
2005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起任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目前为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美国物理学会会士,是国际著名期刊Surface Science Reports、Nano Letters、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和 AIP Advances等的编委,National Science Review副主编和Surface Review & Letters主编。
2020年11月,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2020年,薛其坤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实验中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斩获了这一国际低温物理领域公认最高奖。
因疫情原因,该奖颁奖典礼推迟至今年8月18日至24日举行。薛其坤教授、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的Vinokur教授和德国马普学会固体化学物理研究所的Steglich教授在18日分别于线上线下参加了颁奖典礼。
8月23日上午,薛其坤作为获奖者在会议上作特邀报告,介绍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和研究成果,分享了自己在该领域的研究心得与体会,并在会上跟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据悉,菲列兹·伦敦奖是国际纯粹物理和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即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Physics)为奖励在低温物理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而设立的,该奖项以著名物理学家——菲列兹·伦敦的名字命名,是国际公认的低温物理领域最高奖。
自1957年奖项设立以来,薛其坤是首个获得这一荣誉的中国科学家,也是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亚洲科学家。
【责任编辑 张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