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记者 于大龙 邓灵蕊
7月29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临沂市“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临沂市市场监管局二级调研员赵家民、信用监管科科长刘统、知识产权保护科科长孟庆会通报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主要从三个层面实施了工作突破。
(一)完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一是建立部门协作机制。与法院、海关建立协同保护机制,与市公安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联勤联动工作机制的通知》,与市检察院联合制定《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意见》,深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优势互补的运行机制。二是建立“诉调对接”机制。在兰山区人民法院驻兰山商城法官工作室设立了“临沂市知识产权局诉调对接站”,派驻4名工作人员开展诉前调解工作,打造了高效化解知识产权纠纷新模式。三是建立多元化解机制。依托商会、协会、重点市场等在全市建立了16个知识产权人民调解组织,发挥人民调解职能。设立36个基层商标品牌(知识产权)指导站,指导当事人开展知识产权申请和维权。
(二)加强重点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一是健全创新药物、新型疫苗、先进医疗装备等专利侵权纠纷解决机制。制定印发《关于建立医药领域知识产权纠纷预警和快速处理机制的通知》,加大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和快速处置;二是开展知识产权规范化电商平台培育和海外侵权风险防控工作。组织申报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电商平台项目5家,与中国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维权协作调度(浙江)中心开展电商领域执法维权协作,处理电商案件60起;组织申报知识产权海外侵权风险防控项目4个。三是参与沿黄9省(区)地理标志联合保护行动。平邑金银花、苍山大蒜、莒南花生、临沭柳编4个地理标志商标被纳入黄河生态经济带9省(区)共建共享重点地理标志保护名录。
(三)提高知识产权行政执法效能。一是开展保护“冬奥会”行动。全市开展专项检查443次,宣传活动117次,立案查处恶意抢注奥运会标志、奥运会冠军姓名等违法行为11起,入选全省典型案例1起。二是开展知识产权“蓝天”行动。规范知识产权代理秩序,整治不以使用为目的的商标恶意申请、抢注行为。立案查处违规代理机构17家。三是开展知识产权“铁拳”行动。查处知识产权行政案件278起,其中商标侵权案件244起,假冒专利案件34起。四是强化专利行政调解和行政裁决。上半年已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调解7起,办结专利行政裁决案件2起。
下一步,该局将继续围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政策制度体系,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推进知识产权诚信体系建设,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提升临沂市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责任编辑张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