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临沂频道>内容详情

临沂市召开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

2022-06-01 11:37:26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邓灵蕊

6月1日,临沂市召开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推进情况新闻发布会,临沂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海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就业指导科科长、四级调研员张东,郯城县人社局局长孟欣,介绍临沂市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推进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记者:这次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面广量大,对岗位的开发管理工作将提出更高的要求,请问在加强岗位管理方面是怎么考虑的?

答: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完善运行监督机制,扎紧扎牢制度“篱笆”,确保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一是精准识别,把好“入口关”。坚持“一公告、二申请、三评议、四公示、五审批、六培训、七上岗”的工作步骤,统一规范开发安置流程,对就业困难群体实行精准识别、精准认定、精准安置,从制度上保障确有需要的困难群众实现就业,坚决杜绝“人情岗”“关系岗”,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二是公开透明,把好“使用关”。本着“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对岗位和人员实行“双实名”动态管理,面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的双重管理原则,确保管理使用全程透明公开,杜绝“上不上岗没人管,干多干少都领钱”的现象,避免公益岗成为“福利岗”。

三是动态调整,把好“出口关”。健全完善公益性岗位退出机制,对违规上岗、不服从管理等需要清退的,限期解除协议,及时予以清退。将努力打好监管“组合拳”,着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透明化的监督管理体系,确保每一个公益性岗位都成为公平岗、公正岗、公开岗。

记者:开展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是一个创新,创新就意味着没有可以学习借鉴的经验,基层是如何组织实施?

答:今年以来,郯城县紧抓试点机遇,打造了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郯城模式”,帮助困难群体就业增收。目前,全县创设各类公益性岗位4295个,安置困难群体上岗4295人,在全市率先完成全年设岗上岗任务。

一是“一体化”筹划部署,党建引领顶格推进。聚焦“党建引领、服务民生”工作主线,建立县、乡、村(社区)三级书记主抓主推的工作推进体系。

二是“三种模式”协同实施,多方参与提质增效。按照分类型设岗、分渠道开发原则,把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与基层党建、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协同推进,创新推行“党组织+行政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党组织+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公益性岗位”“党组织+村(社区)+公益性岗位”三种开发模式。

三是“五类岗位”综合开发,最大挖潜岗位资源。坚持需求导向、公益属性的原则,设置公共管理类、公共服务类、社会事业类、设施维护类、社会治理类等五大类公益性岗位,涉及卫生防疫、扶残助残、养老护理、护林绿化、便民代办、公共设施管护等17项具体岗位。

四是“六类人员”全面覆盖,精准安置帮扶群体。精准界定优先帮扶对象,优先保障城镇“零就业”和乡村“贫、弱、残、老”等6类重点群体就业,同步兼顾其他群体,建立城乡公益性岗位“待安置人员信息库”,进行人岗比对,让最有需求的人快上岗、早受益。

五是“九步工作法”贯穿全程,环环相扣规范运作。总结形成开发、公告、报名、评议、公示、复审、备案、培训、管理的“九步工作法”。创新市场化运作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郯城人才发展集团,开展公益岗人员补贴发放、社保缴纳、纠纷处理及人员信息维护、增减进出等日常管理工作。

郯城县城乡公益性岗位人员上岗后,在疫情防控、环境卫生、移风易俗、新时代文明实践管理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将工作重点转向公益性岗位人员的考核管理上,采取“日常考核+民主评议”方式,切实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确保城乡公益性岗位发挥实效。

【责任编辑 张晓飞】

 

速豹新闻网编辑:田延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