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临沂频道>内容详情

最美护士 | 临沂市平邑县皮肤病防治站杜伟先进事迹

2023-05-06 22:34:34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速豹新闻网 记者 于大龙 张晓飞 通讯员 陈新华 

杜伟,是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皮肤病防治站治疗室一名护士,中共党员,1994年9月参加工作,护师。在多年的护理工作中,她牢记党的宗旨,时刻以“解除患者痛苦 挽救病人生命”为己任,扎实工作,无私奉献,诠释了“白衣天使”这个称呼。

去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大地,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一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响。杜伟,作为共产党员切实发挥了党员模范先锋作用,冲锋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践行了党员承诺。

身为一名护理工作者,她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对自己的这一职业选择,从来无怨无悔。勤勤恳恳,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已成为一种习惯,随叫随到,从不推诿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已经成为一种自觉。在生活中有欢笑,也有哭泣,但只要到达工作岗位,她立刻就焕发出饱满的工作热情,这缘于她对自己身上那份责任与担当的清醒认识。护理人员既没有耀眼的光环,也没有丰厚的报酬,有的只是年复一年重复着的单调和枯燥的工作,常常远离节假日的欢声笑语和亲人的守望,更多的是坚守在病人的身旁。

杜伟同志植根护理,用爱与责任书写着平凡而又伟大的天使之歌。与综合医院护士只需给病人做好治疗前后的护理不同,在以皮肤性病为主营的专科医院,仅仅要做好病人的日常护理是不够的,还需要亲手做好病人的各种治疗。一提起皮肤病防治站,人们总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那些令人恶心的麻风病、皮肤病和性病,但是,她凭着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在手术室激光治疗这个全站最苦、最脏、最累,稍有不慎就可能被传染上性病的科室里铺下身子,一干就是20多年。在工作中,有时为病人做激光治疗时,会产生一股难闻的烧焦气味,喘气时稍不留神就会把那种难闻的气味吸到肺里,引起咳嗽。有时候她做一例复杂的激光治疗,需要耗时两、三个小时,两只胳膊又酸又疼,手上、衣服上、头发上都留有烧焦肉的难闻的气味,无论怎样洗刷都无法及时洗去这种味道,回家后还恶心呕吐,饭都吃不下去。每天来治疗的患者中有寻常疣,跖疣,尖锐湿疣,色素痣等,以性病患者居多,提起性病,人们往往戴着有色眼睛看待他们,歧视他们。这个群体很可怜,她们往往都是在私营医院甚至个人门诊反复治疗,身心经受巨大折磨不说,金钱也花费的所剩无几,在万般无奈、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到平邑县皮防站就医。面对这些患者,杜伟和她的同事坚持用爱去服务,用心去治疗,无论多苦多累,总是面带微笑以温暖的双手和一颗圣洁善良的心,抚慰患者,驱散了无数患者身心的痛苦和忧伤。性病治疗是治疗室的主要工作,每天来治疗的患者络绎不绝,甚至过年值班也不间断。工作中还会经常会碰到一些男性患者,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做为一名年轻的女护士,为他们治疗性病确实是有心理障碍的,家人也不太理解。在科室老同志们的帮助下,逐步战胜了自我,克服了心理障碍,并最终获得了家人的理解及支持,为男性性病患者开展积极的治疗,真正践行了自己当年从事护理工作宣誓的誓言。工作的近20个年,和同事一道,累计为四千余名性病患者提供专业的性病治疗服务,为维护社会和谐家庭稳定,尽了医务人员应尽的义务。

    麻风病,这是令人恐惧的名词,平邑县曾是麻风病流行县份之一,历年累计病人987人,到目前为止存活病人56人。历史上麻风病在该县的分布是南部多于北部,西部多于东部。经过几代麻防工作者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于1994年与全省同步达到卫生部部颁基本消灭指标。平邑县麻风病流行进入低流行阶段,麻风畸残防治成为低流行阶段的重点工作之一。杜伟同时兼任着麻风病防治社访工作,经常深入到麻风病患者及全县各个乡镇麻风病治愈畸残者家里进行访视工作,给病人清洗伤口,换药,不怕脏、不怕累,按照要求给病人送去防护鞋等物品,与此同时,在随访过程当中,宣传麻风病,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引导社会公众转变观念,消除对麻风病患者的歧视与偏见,唤起全社会对麻风病人的关爱,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麻风病防治工作,受到了社会认可和麻风病人的赞誉。

医学是一门永远追求进步,不断要求发展的科学,为学习最先进的激光技术,她多次去济南参加激光培训班和护理质量管理会议。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努力充实自己,把学到的新理论,新方法运用到激光治疗的具体实践中,更新技能,更新操作,改进治疗方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刻苦钻研业务,她先后获得了“先进个人”、“优秀工作者”称号。

 

杜伟以南丁格尔精神为指引,在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视病人为亲人的精神体现了一个白衣天使良好的职业道德。凭着对护士职业的挚爱和追求,在病人心中有了很高的认可度。她在平凡中默默地奉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责任编辑 张晓飞

速豹新闻网编辑:田延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