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临沂频道>内容详情

临沂市召开“全市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2024-05-29 16:00:0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速豹新闻网 记者 于大龙 张晓飞 王仁杰

5月29日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胜;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孙叶梅;郯城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徐丽,向大家介绍临沂市法院少年审判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全市两级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强少年儿童保护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认真履行少年审判工作职责,积极构建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体系,凝聚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合力,取得了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依法严惩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对各类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犯罪行为,以及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犯罪行为,依法从严从重打击,树立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鲜明价值导向,彰显司法权威。对利用网络或者以网络为媒介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犯罪,坚决依法从重惩处。

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一方面对未成年被告人“宽容但不纵容”。既要依法惩治,又要加强教育矫治,预防再犯。充分运用社会调查、圆桌审判、法庭教育、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判后回访帮教、犯罪记录封存等未成年人特色审判制度,对失足未成年人教育、感化、挽救,促使迷途知返,早日回归社会。另一方面,通过民事权益保护、心理疏导、司法救助、转学复学等方式,帮助被侵害的未成年人尽快走出心理阴影和生活困难,恢复正常学习生活。

持续深化少年审判综合改革。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法院少年审判工作的意见》,统一少年法庭受案范围,实行“三审合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制度机制,不断提升少年审判专业化水平,全方位构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体系。以“三强三优”专项活动为抓手,做实十项重点工作,确保少年法庭上下归口统一管理,实质化高效运作,实现少年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持续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推进全市“一院一品牌”工程。中院打造“沂法守护”主品牌,发挥方向统领作用,各县区法院设子品牌,打造特色亮点,形成少审品牌矩阵。将辖区中小学校作为普法教育主阵地,在全市建成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家庭教育指导站等21处,其中2023年底全市首个未成年人普法主题的“法律童真”主题公园落地竣工,制定校园普法标准,编写统一的普法课件,结合“开学第一课”“寒暑假关爱活动”“送法下基层”“宪法宣传月”等普法宣传活动,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规范化、系统化、常态化的法律教育,积极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治环境。2023年以来,全市法院法治宣传活动共3100余次,受教育学生超21万人次。

深入开展校园安全司法先议工作。整合法治副校长、心理咨询师、司法社工等未成年人保护力量,联合教育行政部门、团委、妇联、关工委、公安局等部门,在学校设立校园安全司法先议办公室。针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以“抓前端、治未病、护成长、守安全”为工作主线,通过法治教育、权益保护、欺凌防治、协助管理、分级保护,帮助解决涉校安全难点问题和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

凝聚形成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合力。整合社会力量,建立专门的涉未成年人案件人民陪审员、法律援助律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社会调查员等专业化队伍,延伸职能触角,强化对未成年人的帮助救助、帮教挽救等工作。深化与妇联、家庭教育社会组织等合作,进行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提高涉案未成年人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水平和监护能力。加强与检察院、公安局、教体局、宣传部、网信办、关工委、司法局、民政局、团委、妇联等单位以及社会机构的沟通配合,推动未成年人保护资源聚合、力量融合、功能整合。

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坚持办理就是治理的理念,针对案件中发现的有关单位、部门在管理、制度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发出司法建议,并跟踪问效,不断提升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去年以来,针对未成年人义务教育阶段违法犯罪、有关部门或者人员不严格履行强制报告制度、相关职能部门对网吧、酒吧、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等监管力度不够等问题,向相关部门发出司法建议25份,督促履职,助力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值班编辑:王仁杰

审       核:张晓飞

速豹新闻网编辑:于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