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通讯员 公敏
为切实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蒙阴县旧寨乡围绕“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总体目标,推行“1+1+1+N工作法”,用实际行动推动基层安全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化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建立1支队伍,整合基层应急管理力量资源
为强化基层应急管理能力,旧寨乡建立1支由基层统一指挥、专群结合的综合性应急管理队伍。落实“联调联战”机制,在现有应急队伍的基础上,再招聘8名应急消防队员,并结合派出所联防队员力量,组建一支专业应急消防队伍。同时,整合辖区内各类可调动的社会资源,广泛吸纳包括民兵、预备役、社会组织、企业、志愿队等各方社会力量,整合编队,扩大基层应急管理队伍,并从政策环境、经费落实等方面,为各类组织参与基层应急管理提供保障。
旧寨乡还充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开展科学常识、应急知识普及和应急演练等活动,增强群众有效识别防范风险的能力。从观念上形成责任分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主动参与意识,打破群众简单被动参与的治理格局,进而推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应急管理共同体。通过加强专群结合、联防联治机制建设,多方参与,多管齐下,形成合力,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
运用1种手段,提升基层应急管理智能化
旧寨乡运用数字化手段开发安全生产网格化系统,逐步实现安全生产科学化与管理信息化相结合,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现代化建设上实现变革。通过实时传感系统和网络系统,把实时传感设备、自动控制设备、视频监控设备等部署到重点位置,实现安全监管对象的实时数据自动采集,实现监管对象“底数清、情况明”,方便应急部门掌握辖区“三小”场所具体底数台账、社区安全网格监管责任体系、网格员巡查情况及存在的隐患情况等,对于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也能更及时。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将专家、数据、信息等有机结合起来,构成智能化的应急体系,减轻乡村在人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压力,加强了网格化管理,有效打通基层应急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走好1种步伐,推动基层应急治理网格化
旧寨乡按照“多网合一、力量充足、方便管理”的原则,走好“多元融合”工作步伐,以原有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 为主要脉络,实现人员、网格、职责、管理有机融合,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固牢基层工作底板。目前,全乡建立村(社)网格621个。明确网格管理服务事项,做好风险评估、风险研判、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灾情评估、灾后重建等应急管理全周期各环节的工作内容,摸清风险隐患底数,形成具有地方性特征和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让基层应急管理体系更精细、更科学,抓住基层源头,筑牢应急管理的“前沿阵地”。
建立N个场所,提升基层应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旧寨乡扎实推进应急管理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对300多平的应急指挥中心进行改造提升,设置有30个会商指挥席位应急指挥平台、控制室、值班室、档案室等,四楼设有160个会商指挥席位应急指挥大厅。在指挥中心和大厅均配备大屏显示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图像接入系统、图像切换系统、会议扩声系统,具备应急值守、信息上报、应急指挥调度等辅助决策支撑功能,为指挥调度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统一的应急指挥制度,确保在开展应急救援、处置突发事件时有效调度。同时,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互相衔接、科学有效”的预案体系建设要求,进一步扩大应急预案覆盖面,并加强应急预案演练,提升应急联动实战能力,确保发生突发事件协同处置。
为加强基层消防能力建设,投资60余万元,在云蒙湖莲汪崖段建设消防水鹤,在每村利用已安装的自来水管道设置1至2个室外消防栓,有效解决农村消防用水问题。辖区内33个行政村都设置了微型消防站,实现村村安装消防栓、配备器材装备、培训志愿消防员、建立24小时在线联动机制,形成更加及时、更加有层次的消防救援体系。该乡根据农村火灾特点,各村居还灵活利用铁锹、钉耙、镰刀、斧头、喷雾器、农用车、抽水泵等农机具,配合专业消防设备进行火灾扑救等。实现了乡、村级消防救援联勤联动,为保障农村地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
【责任编辑 张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