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临沂频道>内容详情

临沂市平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沂蒙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1-12-03 12:34:39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初冬时节,走进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推土机、挖土机来回穿梭,整修田间道路、清淤疏浚沟渠、架设泵站桥梁……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随时可见施工队员忙碌的身影,他们正高起点谋划,高水平建设,全力推进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

 

高标准农田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是我国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之一。据平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杨加亭介绍,临沂市平邑县今年启动的12个标段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内容包括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工程等,为确保项目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运行, 具体工作中一是切实重视安全生产,确保不出任何事故;二是切实抓好工程质量、工艺形象,打造精品工程; 三是抢抓工程进度,确保项目如期完工,认真履行职责;四是加强工作纪律,不触纪律红线,明确目标,全力推进,确保工程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将项目打造成现代农业精品工程。

近年来,平邑县不断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体制机制,先后推出了高标准农田六个融合、多元化投入机制、示范区创建等一系列创新做法,为全市乃至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提供了先进经验。

 

该县农业农村局张文庆副局长告诉记者,平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由山东中联项目管理有限公司负责施工管理,项目区涉及10个镇街,总面积5.2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4万亩,管道灌溉1.6万亩,划分为平邑街道片区、仲村镇片区、武台镇片区、保太镇片区、柏林镇片区、卞桥镇片区、铜石镇片区、流峪镇片区、白彦镇片区、临涧镇片区共10个片区。

其中,平邑街道片区位于街道东部, 片区总面积9615亩,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5800亩;仲村镇片区片区总面积5082亩,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4500亩,涉及峡玕村、马尾庄村、小鲁村3个自然村。

武台镇片区总面积369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3000亩,涉及黑山前和承安庄2个行政村。保太镇片区总面积6135亩,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4500亩,涉及柳家庄、皮卞庄2个行政村和后孙庄、前孙庄2个自然村。柏林镇片区位于镇驻地东北部,东邻蒙西线-汶平线公路,西接柏林河,北靠蒙西线-汶平线公路,南抵郭家庄。片区总面积4635亩,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4000亩 。卞桥镇片区位于办事处驻地东部,东邻岳家村西干渠,西至东卞桥,北靠杨庄村,南抵国太庄。片区总面积372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2700亩 。铜石镇片区总面积255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2300亩 。流峪镇片区位于办事处驻地南部, 片区总面积79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6800亩,涉及流峪村、苗泉村、邵山后、三合村、车庄、三岭村6个村。白彦镇片区总面积516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3400亩,涉及 4个行政村。临涧镇片区总面积369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3000亩,涉及巩家村、李家双沟、西王岭1个行政村2个自然村。

据悉,项目区现状农作物主要有果树(桃树、苹果树、樱桃、山楂、核桃)、金银花、小麦和玉米,现状种植比例分别为74%8.3%17.7%17.7%,复种指数117.7%。项目实施完成后,将形成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的目标,通过水利、农业、林业等多项措施,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得到明显增强。至时,果树(桃树、苹果树、樱桃、山楂、核桃)、金银花、小麦和玉米状种植比例分别为74%8.3%17.7%17.7%,复种指数117.7%。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关系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落地落实。

该县的做法是:坚持谋划优先,全县统筹谋划布局,按照集中连片推进为原则,以五个优先为重点迅速开展项目选址,任务分解到镇、村。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在实施项目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探索和创新项目实施的模式和理念,项目招投标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开展项目进度调度比、拼、超竞赛活动,明确奖惩制度和管理办法。

坚持质量为先,打造精品工程。通过派驻工程师,发挥监理、镇、村和项目区群众各个层面发挥监督作用,把好材料进场关、施工工艺关和外观形象关,确保工程质量。坚持示范争先,做好结合文章。今年以来,平邑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过程中,促进农田建设生态转型,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绿色生态田园系统,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绿色供给、休闲体验、生态服务等多功能目标,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项目区配套设施建成投入使用后,果树作物种植面积为2.28万亩,金银花种植面积为0.33万亩,小麦作物种植面积为0.34万亩,玉米作物种植面积为0.15万亩,花生作物种植面积为0.22万亩;项目实施后,果树单产由1250kg提高到1350kg,金银花由100kg提高到175kg,小麦单产由300kg提高到350kg,玉米由350kg提高到420kg。年新增效益1218万元,新增成本417万元,每年净增产效益801万元。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一环。“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改善灌溉面积1.6万亩。提高了项目区的防灾减灾能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项目实施以后,水利设施、田间道路、农田林网配套完善,区内的耕地将成为“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通过农业措施提高耕地质量,从而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说起项目进度以及建成后带给村民的红利,平邑县农业农村局陈庆增科长如数家珍地说道。

项目实施后,将形成完善的灌排系统和田间道路网络,有利于推进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另外,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节约了劳动力,使当地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第三产业的发展,可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为了确保项目按时完工、保质完成,山东中联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根据项目建设要求和各阶段特点排出时间表,合理安排各阶段施工任务,倒排工期,多措并举,攻坚克难,全面把好质量关、资金关,严格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激励措施、落实责任考核、定期调度等制度,确保建设任务按期完工。通过发展节水灌溉、田间道路建设、农田防护林建设等措施,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耕地质量,减少药物使用。在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同时,培肥地力,改良土壤,节约资源,净化空气,减少污染,改善农田小气候,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促进农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形成。

平邑县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顺利推进,将进一步实现全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和农民增收的目标,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同时也为加快全县农业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真正做到让高标准农田建设成为振兴沂蒙乡村的新引擎。(张晓飞)

速豹新闻网编辑:田延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