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豹新闻网 记者 于大龙 张晓飞 王仁杰
为全面展现全市各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以下简称“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成效,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氛围。4月10日,临沂市开展全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集中宣传活动。
记者一行先行来到了兰山区综治中心,兰山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依托原区信访接待大厅,整合群众诉求服务大厅、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行政复议中心以及11支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打造了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服务大厅面积1066㎡,共设置12个窗口、9个功能室。其中,常驻单位10个,进驻社会组织7个,随驻单位6个,入驻工作人员60名。
工作中,兰山区综治中心立足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协助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两大职能,积极探索创新矛盾风险分层分类分级处置机制和“五联共治”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现了基层矛盾不上行、行业纠纷不外溢、风险隐患不激化,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随后,记者一行来到了费县综治中心和费县探沂镇综治中心。费县聚焦预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风险,集成化规范化建设县级综治中心,整合社会治理重点部门入驻,真正实现了“多中心合一、一中心多用”、线上线下联动治理工作格局,成为县域社会治理的“大本营”。费县综治中心与费县政务服务中心“一栋大楼、两侧办公、分区服务”,实现了“群众办事只跑一地”。诉前调解中心专门负责化解“热线首发”交办的案件。2023年8月开始,费县出台了“六位一体诉调对接机制”,其中涉及法院如何对接热线首发的调解工作。为了开展好这项工作,法院招聘了15名调解员,壮大了调解队伍,又专门抽调了一个专业法官团队,对调解工作进行指导,协助制作调解协议和法律文书。今年以来,县法院诉前调解中心共调解成功热线工单520余件,调解成功达92.3%。2024年8月、9月,两个月调解成功率达100%。
费县探沂镇综治中心集社会治理、平安建设、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内设机构采取“8+N”模式设立,严格按照“五室一厅一站一平台”的要求,集综治、司法、信访、政务服务工作于一体,使群众服务工作更加便捷高效。
费县探沂镇综治中心创新“线上线下”一揽通办。线上建设网上诉求服务中心。在三楼整合“12345热线”“费县首发”等网上群众诉求渠道,人员全部入驻,打造“集成化”“一站式”群众诉求网上服务平台。建立起“规范、高效、公开”的群众诉求办理机制,运用网络“ 听声音、查民情、聚民意、解民忧”,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做到“ 群众吹哨、干部报道”。线下打造一揽通办中心。在一、二楼,整合诉求接待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公共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等全员入驻,吸收乡贤调解组织,专业调解组织、律师、心理服务、志愿服务等力量,实现诉求纠纷统一扎口受理,为群众提供全方位、一条龙服务,放大一体化效能。
最后,记者一行来到平邑县铜石镇综治中心和平邑县仲村镇综治中心。平邑县铜石镇综治中心以“邑网铜心”网格化管理模式为抓手,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科技赋能、文化引领,实现了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6%,群众满意率持续攀升,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样本。
铜石镇综治中心打破部门壁垒,通过“三整合”实现力量聚合。一是职能整合。统筹综治办、信访办、司法所等12个部门职能,建立“大政法”工作格局,形成“接访—调解—诉讼—执行”闭环链条。二是人员整合。每周固定安排“一村一法律顾问”及镇法律顾问驻点服务,累计提供法律咨询300余人次;引入行业调解队伍,如山楂产业法律服务调解队、妇联庭院调解会,精准化解产业纠纷、家庭矛盾。三是数据整合。依托省一站式调解平台、网格化智能工作平台等,实现矛盾纠纷、信访事项“一网通办”,年均处理诉求200余件,办结率100%。
平邑县仲村镇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总面积1000平方米,划分为网格化服务管理区、群众诉求接待区、法律服务及访调对接区三大功能区,是全镇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核心平台。针对人员力量薄弱、职责不清等问题,仲村镇创新提出“1+3+N”模式。“1”即党委统筹:成立政法党总支,由党委书记任书记,整合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等部门力量,实现风险隐患信息共享、区域统筹。“3”即政法协同:推动政法部门全面融入社会治理,形成“情报互通、风险共判、处置联动”机制。“N”即多元联动:整合镇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构建“群防群治”网络。
今年以来,已调解矛盾纠纷40余起(公安、司法、法庭参与调解案件13起)、化解信访积案2起,调处疑难热线工单60条。截至目前,全镇矛盾纠纷类12345诉求同比下降21.5%,治安警情同比下降31%,信访总量同比下降65%。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和按期办结率均达100%,矛盾纠纷化解率95%。
此次活动以提升全市各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工作知晓率和满意度为目标,统筹线上线下宣传渠道,让群众了解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化解、治安防控、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等职能;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强化便民服务,引导群众“有问题找综治中心”,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基层治理格局;着力展示建设成果,突出宣传基层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成效。
值班编辑:王仁杰
审 核:张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