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临沂频道>内容详情

临沂市第二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

2024-02-01 21:23:12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1月31日上午,备受瞩目的临沂市第二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市行政服务中心东会议中心第一会议室隆重开幕。任刚 张宝亮 崔凤友 边峰 戚军出席;张宝亮作政府工作报告,崔凤友主持开幕式。来自全市各个方面、各条战线的人大代表,肩负全市人民重托,齐聚一堂,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

大会执行主席任刚、崔凤友、戚军、冯安、徐仲圣、刘飞、陈海玲、张晓兵、王丽云、孙德士、彭波、姚运明在主席台前排就座。张宝亮、边峰、王安德等在主席台就座。会议由大会执行主席、主席团常务主席崔凤友主持。本次大会应到代表629名,因病因事缺席59名,出席本次全体会议的代表为570名,符合法定人数。上午9时,崔凤友宣布:临沂市第二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场里唱响雄壮的国歌。

在热烈的掌声中,张宝亮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共分三个部分:一、2023年工作回顾;二、2024年政府重点工作;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刚刚过去的2023年,临沂市聚焦“在鲁南经济圈发展中当引领、作示范”,锚定“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以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总抓手,与全市1200万人民携手同心、聚力前行,努力用发展的“确定性”对冲一切“不确定性”,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巩固向好,现代化强市建设步伐坚定有力。

 

2023年,强化目标引领,经济发展塑成新位势。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达到6105亿元、增长6.3%,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23年,坚持大抓工业,临沂制造实现新跨越。全年签约项目1753个、到位资金1254亿元,分别增长77.8%、17.7%;当年招引投产项目达到613个。八大传统产业产值增长11.4%,千亿级产业达到3个、百亿级企业达到10家。出台人才支撑产业发展政策10条,布局“人才飞地”6个。

2023年,发力现代物流,临沂商城展现新气象。锚定“一年成形成势成城”目标,启动现代物流城建设,拆迁腾出发展空间2.1万亩,落地项目108个,完成投资141亿元,仓储物流转型升级迈出决定性一步。

2023年,注重以人为本,城市能级跃上新高度。临沂市被确定为全省区域副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功能承载、管理服务全面提升。

2023年,聚焦连片推进,沂蒙乡村打造新样板。粮食总产426.5万吨、实现5连增。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在我市召开,央视《对话》走进临沂,五级书记共话乡村振兴。

2023年,攻坚县域经济,区域发展增添新动能。工业产值过500亿元的县达到5个,费县获评全省工业强县。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实施县域城建项目229个、完成投资217亿元。 

2023年,突出尊商重企,营商环境激发新活力。顶格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激发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2023年,直面群众关切,民生保障取得新进步。热线首发成为为民办事权威。群众诉求“一号受理、一端通办、一办到底”,严格五级督办,问题解决率、办理满意率均达到9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0.5万人,城乡公益性岗位规模全省第一。2024年,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锚定“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深入实施现代化强市“八大战略”,着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打好科技创新组合拳、主动仗,突破商城国际化、数字化,加快城市能级提升、乡村连片振兴,着力构建具有鲜明辨识度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现代化强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02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力争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力争6.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力争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力争10%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力争7%以上,外资外贸提质增效,全面完成节能减排降碳和环境质量改善约束性指标。

今年重点抓好十个方面的工作:

全力冲刺“工业万亿”,加快打造“临沂版”现代化产业体系。 先进工业是一张决定临沂发展,考验我们定力和智慧的“必答卷”。必须锁定“量质齐升、两年万亿”目标,精力向产业集中、政策向产业集成、资源向产业集聚。主导产业提档升级。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一业一策”改造提升。特色产业向高而攀。食品产业,重点推动百事食品、凯佳食品、沂南宠物食品、新银麦啤酒智能化改造等项目建设,力争产值突破2000亿元。木业产业,抓好费县家居产业园、郯城万华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建设,落地实施义晟高分子材料、千年舟全屋定制等一批重点项目,力争产值达到1300亿元。 优势产业向链布局。冶金产业,加快永锋二期、山钢永锋钢焦一体、不锈钢产业园、太钢鑫海热轧冷轧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3000亿级“钢铁新城”强势崛起。化工产业,重点引导恒通、舜天、金沂蒙等龙头企业,加速与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等产业深度耦合。机械产业,抓好临工智慧农机、格力智能制造、福光激光等项目建设,加快向高端装备制造迈进。医药产业,加快推进甘李药业、鲁南贝特原料药、精进药业、修正药业、力诺制药等项目建设。建材和纺织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持续提质增效。数实融合向深推进。 培育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2个,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4个、数字园区2家; 新增晨星工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200家,“上云”工业企业达到3000家,新培育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10家以上。战新产业全面起势。抢抓光储氢产业“新风口”,聚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爆发式增长。借势破局新能源商用车“新赛道”,推动魏桥新能源商用车项目建设,力争国庆节前“临沂版”DeepWay新能源重卡下线;抢滩低空经济“新蓝海”,加快通用机场建设,以应用为牵引,突破无人机制造,发展无人机物流,带动航空旅游等配套产业发展。未来产业坚定入局。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合成生物、人形机器人、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在应用场景构建、人才引育、产融合作等方面积极探索,打造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多方参与的产业创新生态,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全力突破产业科技,增创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为临沂经济插上科技“翅膀”,是一项不能再等的历史性任务。必须树牢“科技即产业”理念,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布局高能级创新平台。 发挥鲁南制药、金正大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作用,加大与高校院所合作力度,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临沂应用科学城二期建成使用。全力推进沂蒙山实验室、曜灵时代省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快构建“1213”实验室体系。

推动多渠道成果转化。全年对接高校院所100家以上,引进转化科技成果300项以上,服务企业1000家以上。培育创新型企业梯队。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000家左右,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新认定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企业20家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150家以上,力争有研发活动的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到48%以上。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突破抓好校企融合、产教融合,加快本科高校、职教院校建设进度。青岛理工大学临沂校区秋季搬迁招生,临沂技师学院新校区一期完成主体工程,加快建设临沂职业学院新校区,扩建鲁南技师学院、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开工临沂城市职业学院、临沂科技学院,启动临沂大学医学院建设,试点五年一贯制中职学校达到9家,力争中高职贯通培养规模达到1万人,建立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匹配的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进一步修订完善引才用才政策,在上海、深圳等地布局“人才飞地”10个,让更多人才从“抢过来”到“抢着来”。

全力扩大有效需求,持续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市重大项目推进专班作用,每月开展“夺旗打榜”、评价“十快十慢”,全力推动927个省市县重点项目早开快投、快建多投,确保完成投资1800亿元以上。抢抓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发行特别国债、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策性银行贷款机遇,谋划储备一批成熟度高的项目,千方百计纳入国家和省支持盘子。办好第三届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争取更多革命老区支持政策,推动我市在全国革命老区发展中继续“走在前”。着力激发消费市场。抢抓国家支持“三大工程”机遇,用足用好城中村改造试点,积极推行“房票”政策,改造老旧小区391个、4万户,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下乡,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20万辆,其中农村达到10.5万辆。开展“惠享琅琊·乐购临沂”国潮消费节系列活动,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100场次以上。积极培育解放路等十大商圈,打造品质型一刻钟便民生活圈10个,建设一批特色街区和放心消费示范街区,新引进一批知名首店、品牌店,引领和满足群众更高品质的消费需求。着力提升文旅活力。精心筹办山东省旅游发展大会,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提升“点靓沂河”,开工建设“柳青花溪”,持续打造“水韵琅琊”,做好观光、餐饮、体验文章。加快激活蒙山,全力实施“水润蒙山”,推进蒙山·鹤鸣湾、天宇博物馆新馆群项目建设。高水平举办书圣文化节、诸葛亮文化节,支持举办大型演唱会、音乐节,打造“时尚临沂·演艺之城”品牌。深化推进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打造提升红色研学品牌。开发用好河东、沂南温泉资源,打造“中国地热城”品牌。新建、提升精品民宿30家以上,创建1-2个省级旅游民宿集聚区,打造“沂蒙乡愁”农文旅融合品牌。

以商城为重点,升级休闲购物、商贸会展等业态,打造旅游购物目的地。

全力提升城市能级,塑强区域中心城市影响力。省里将临沂布局为区域副中心,要求我们“在鲁南经济圈发展中当引领、作示范”,这体现的不仅是对临沂的关心支持、重视认可,更饱含着对临沂在更大区域发展中“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的满满期待。今天,临沂的发展已经站在了新的更高起点上,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和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跳出“地级市思维”,开拓“区域性视野”,以更大力度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努力打造名副其实的鲁南苏北区域中心城市。北接南融做大空间。今年鲁南高铁将西接郑州,打开联通中原的大通道;加快京沪高铁辅助通道潍宿段建设,力争开建莱临高铁,“米”字型高铁枢纽呼之欲出。构建“五纵五横”高速公路网,力争开工临沂至徐州、临沂至东海、日兰高速改扩建、蒙阴至邳州高速,建成临淄至临沂高速,加快建设董家口至梁山高速临沂段、临沂至滕州高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50公里。高标准规划建设空港片区,启阳国际机场航站楼建成投用,开通日韩、香港航线。系统谋划内河航运体系,积极论证、推进绣针河通航,力争西泇河通航工程开工。今天的临沂,北接南融、贯通中原、通江达海、联通世界的发展空间全面打开,我们必须顺势而为、借势而进,将临沂打造成为连接京津冀、长三角两大城市群的战略枢纽,面向全球开放的国际贸易新门户!产城融合做强城区。聚焦“以城促产、以产兴城”,现代物流城提速建设,全面完成39处物流园区、1800家物流企业搬迁,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商城;沂河新区加快进位,全力招引牵引性、标志性大项目;高铁新城加快产业导入,打造城市发展新门户;突破高新、振兴罗庄,激发发展新动能。老城区加快更新,重点推进羲之文化园区等片区渐进式更新,保留老风貌、老味道,赋予新功能、新活力。全面推进G518临港至临沂段快速化改造、解放路西段拓宽改造、长春路东段快速化改造、温泉路快速化改造、雄安大道、沭河北路等骨干道路建设。深化以绿化为载体的公共空间建设,积极推行“绿地+停车”“绿地+应急避难场所”等模式。用绣花功夫抓好城市管理,切实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统筹抓实公交、停车、路网、慢行、智慧等治堵措施,拥堵指数再下降5个百分点。规划建设一批标准住宅小区、邻里中心和青年社区,争创全国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试点,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儿童友好城市。扩能提质做活县城。坚持“等高对接”,完善县城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力争县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全力提升县域经济,强县领跑、弱县跨越,重视镇域经济发展,各县重点培育打造1-2个特色产业、1-2个重点镇。加快推动沂水县、平邑县、临港区市域副中心建设,莒南县、沂水县工业产值力争“过千亿”。

全力推动开放合作,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商城是临沂人民的伟大创举,是全国商贸物流的一面旗帜。必须坚持以商城国际化为引领,带动“四个商城”全面提升,让“南义乌、北临沂”的品牌进一步叫响全国、走向世界!

放大开放平台集成效应。深化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用好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推动综合保税区与临沂商城深度融合,新增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500家以上。加快“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建设,紧盯中亚、中东、非洲、俄罗斯等新兴市场,举办中东(阿曼)·临沂出口商品展,助力企业出海抢单。全面建成临沂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启动屠苏岛大型会展中心建设,高水平举办第四届RCEP区域(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等国际性展会10场以上、各类展会150场以上。放大招商引资增量效应。坚持“实好多快”,面向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谋划开展“投资临沂”系列活动,紧盯头部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力争新引进500强项目50个以上,投资过10亿元项目100个以上,实际到位资金1300亿元以上。高质量招引外资,举办首届跨国公司项目合作推介会,争取重大标志性外资项目落地。放大现代物流枢纽效应。全力推进数字商城建设,建好物流大数据平台,推动“商仓流园展”贯通提效,物流总额突破万亿。加快建设国际陆港枢纽、空港综合货运枢纽,提升陆海联运能力,打造鲁南集装箱调运中心。  

拓展国际空铁物流,中欧班列全年到发450列以上。开拓更多国际公路运输线路,打通国际物流“第四通道”。统筹布局境外营销渠道,新建3处海外商城、海外仓。

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绘就沂蒙乡村富美画卷。坚定不移走好片区化推进之路,加快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沂蒙好例”。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守紧守牢耕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7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85亿斤以上。深化实施“四雁工程”。推广郯城“四雁孵化器”、沂南“雁阵型村居”、费县“国企助力”等经验做法,评选百优“沂蒙四雁”、50名“王传喜式好支书”。  发挥好第一书记“尖兵”作用,做强沂蒙兵支书品牌,吸引归雁1000名,分类培训鸿雁3000名,发放“四雁振兴类”贷款300亿元以上。做大做强乡村产业。培大育强兰陵蔬菜、沂南肉鸭等18个“土特产”,力争特色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支持沂水食品产业园等14个园区建设,推进安宜美、正新等130个食品全产业链项目,培育2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接续推进“百千工程”。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继续抓实124个市级示范片区,加快建设临沭朱村“好日子”等8个乡村振兴省级示范片区。持续开展“绿满沂蒙花满村”“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行动,新增绿化覆盖面积4000亩,新改建“四好农村路”和农业生产路各1000公里,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广费县、沂水、兰陵经验,大力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高质量发展合作社。积极培育新型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打造“沂蒙强社”品牌。新培育100个“双社联合村”,新建县级以上示范社350家、联合社30家、合作社办公司30家,力争村集体收入过20万元的行政村超过75%,过50万元的超过45%。

全力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抓好降碳减污扩绿,扎实推进美丽临沂建设。全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实施碳达峰“十大工程”,推动能源、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实施国能费县电厂煤电机组改造升级,新增市级以上绿色制造企业35家,创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2家以上。全方位污染防治攻坚。实施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全面完成建陶行业整治提升,主城区600家重点挥发性有机物企业实现智能管控。加强河流断面全时段、全过程监测,完成150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191个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确保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全过程生态修复治理。深入推进黄河国家战略,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竣工验收。实施沂河防洪提升,加快蒙河双堠水库建设,力争黄山水利枢纽开工,推动莒南县省级现代水网示范区建设。

加快推进蒙阴、费县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全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倾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项目为王,环境是金。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优化营商环境都是分内事、没有局外人,必须政企同心、携手并进。

尊商重企氛围更浓。民营经济是临沂发展的最大底气,民营企业是临沂发展的最大潜力,企业家是临沂最宝贵的财富。对国企和民企、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必须一视同仁,像善待亲人一样善待企业家。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出一批敢闯敢干、改革创新的企业家典型,让企业家政治上有荣誉、事业上有成就、社会上有地位。 加强企业家队伍培训,用心办好“亲清会客厅”,创新开展“企业家日”活动,畅通政企沟通渠道。继续落实领导干部联系帮包企业和助企服务员制度,只要企业有想法,我们就去想办法。政务服务效能更优。深入落实营商环境“28条”,新推出一批营商环境政策,打通惠企政策通道,真正让政策直达快享。完善“接诉即办”受理、转办、回访、督办闭环工作机制,持续提升企业诉求响应率、满意率。换位企业视角,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让企业办事体验越来越好。加强政府诚信建设,全力清偿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要素配置能力更强。深入开展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两年提升行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精干主业、强化管理,推动“城投”变“产投”,全面提升综合效益。加快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新创设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基金。强化用地保障,落实新增建设用地指标2.8万亩,盘活工业低效用地1万亩。 行政执法质量更高。继续实施“企业评部门”,深化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从严规范涉企检查行为,强化不同领域执法协作,规范整治第三方服务机构,真正解决标准“打架”、多头执法等企业痛点问题。

全力兜牢民生底线,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为民实事。一个区域发展质量的高低,既要看项目看数据,更要看千家万户的喜怒哀乐。必须始终坚持以百姓心为心,充分发挥“12345·临沂首发”作用,每年办好20项重点民生实事。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新增城镇就业9万人以上。实施“社区微业”行动,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新开发城乡公益性岗位1万个以上。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开展职业培训10万人次以上,新增高技能人才1万人以上。提升优质教育供给。开展“教育突破年”行动,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3处、新增学位2.3万个,其中高中4处、学位1万个。加强名师名校长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孩子赢在人生起跑线上。深化健康临沂建设。开展“卫生提质增效年”行动,实现15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改造提升1000个村卫生室,用三年时间将乡村医生轮训一遍。全面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争创2个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深化医保制度改革,异地就医联网直接结算率不低于8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特殊群体社会救助,救助城乡困难群众不低于20万人。大力发展居家和社区养老,培育市级示范托育机构15家。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规模化供水率分别达到92%、96%,让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集中攻坚回迁安置,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确保群众尽快回迁、安居乐业。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持续打造“沂蒙四季、活力临沂”群众文化品牌,开展“戏聚沂蒙、乐享沂蒙”等九大类活动3万场次以上。举办“临沂·全国雕塑作品展”,建设城市书房20处,评选优秀群众性小戏小剧20部,组织开展“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4500场以上。  举办第八届运动会、临沂马拉松等赛事活动,高标准筹备第26届省运会、第12届省残运会。

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临沂”。维护经济金融安全。积极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落实城投公司举债融资提级管理制度。强化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守牢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       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扎实完成“保交楼”年度任务。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方位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化工、矿山、交通、燃气、消防、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抓好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防震减灾、极端天气等防范应对。创新推进社会治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全民志愿服务和关心下一代工作,深化移风易俗,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开展“法治公安建设年”活动,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建设,常态化扫黑除恶、打霸治痞,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责任编辑 张晓飞】

速豹新闻网编辑:田延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