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邓灵蕊
6月15日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抗旱保夏种新闻发布会。
临沂市政府副市长、市工商联主席张秀丽,临沂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孙涛,临沂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唐音波,临沂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金东介绍抗旱保夏种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由临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沂蒙精神研究中心主任周晓东主持。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临沂市累计降水量65.7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63.7%,较去年同期偏少63.9%,全市多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旱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高度重视水利抗旱工作,先后多次听取市水利局抗旱工作汇报,并作出批示。全市各级水利部门主动作为,迅速行动,把水利工程抗旱作为当前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分析研判,科学调度抗旱水源,保障农业灌溉和居民饮水安全。截至目前,全市地表水利工程累计放水量3.49亿立方米用于农业灌溉,为保障农田灌溉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确保农村饮水安全。把确保饮水安全放在抗旱工作的首位,有供水任务的水源工程,按照“大型水库留存1.5年水量,中型水库留存1年水量,小(1)型水库留存3个月水量,小(2)型水库不留存”的原则,优先保障生活用水。充分利用市级农村供水“116”监管平台、网络问政、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等渠道发现问题,紧盯问题根源、跟踪销号办理,确保问题早发现、早解决。5月份以来,针对旱情持续发展的实际,全市各级水利部门开展了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大排查行动。经排查,全市有3个县区,共20个行政村14545名农村居民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市县水利部门积极行动,多措并举,采用备用水源、自备井、新打机井、定时送水等方式解决居民饮水问题,目前农村居民临时性吃水困难问题已全部解决。
(二)加强旱情滚动分析会商研判。组织气象、水文、农业等部门开展抗旱会商4次,分析研判近期旱情趋势,每日统计整理各县区土壤墒情、抗旱保苗、保夏播地表水源情况,及时调整抗旱措施。同时,与气象部门密切对接协作,加强监测预报,为抗旱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强化现场督促指导水利抗旱。市水利工程防指先后派出由副县级领导干部带队的7个工作组,到县区开展抗旱工作检查指导,实地督导县区地表水利工程蓄水、居民饮水保障和灌区灌溉工作,并就目前供水形势、供水量进行分析,科学制定保供顺序建议。
(四)科学调配水源。一是从严落实抗旱水源调度管理制度。针对去年冬天降雨较少的实际,提前要求各县区停止水库等水源工程放水发电,应急抗旱期间,所有水利工程抗旱水源一律不准收费,对不服从统一调度的情况,将依照紧急抗旱期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并依法取消承包合同。二是提早调度抗旱水源。3月初,对兰陵县、费县等土壤墒情不足的县区,进行县区内水源统一调度,会宝岭、龙王口等水库先后提闸放水保灌溉。4月份,重点围绕有旱情发生趋势的兰陵、平邑等5个县小麦生长期供水需求,分时段提闸供水,形成“大补中、中补小、小提灌”的水利抗旱水源利用模式,为小麦增产增收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及时发布调水指令。根据各县区用水需求,先后发布7条调度指令,对直管岸堤水库及跨县区水源及重要水源工程实施统一调度,系统完成了水源统一调配,全面满足了各县区用水申请需求,为夏播夏种提供了有力保障。
下一步,各级水利部门将进一步优化举措,精准调度,确保坚决打赢抗旱攻坚战。一是全力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启用包括应急机井在内的应急水源,分区保障安全。二是统筹水源配置。根据旱情发展趋势,落实应急供水预案,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分类采取保供节水措施。三是优化夏播水量调配。充分发挥好骨干河道拦河闸坝拦蓄水和大中型水库供水作用,优化水量调配。四是强化督导检查。进一步下沉基层,坚持问题导向,加密业务指导和暗访督导频次,及时帮助基层解决抗旱难题,确保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旱效益。
各级水利部门在全力做好水利工程抗旱工作的同时,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有效落实各项防汛备汛措施,精准调度各类水利工程,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和水利工程防汛安全。
【责任编辑 张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