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  要闻  |  山东  |  中国  |  国际  |  文旅  |  体育  |  评论  |  财金  |  教育  |  汽车  |  消费  |  吃喝  |  映像  |  周刊
首页>临沂频道>内容详情

临沂市“十四五”时期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公布

2022-10-25 19:23:4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田原

为深入实施文艺精品创作质量提升工程,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推出更多精品力作,2022年初,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时间节点,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重大现实、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题材,市文联组织开展临沂市“十四五”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征集活动。经专家严格评审遴选,并经市文联党组研究决定,最终确定59个项目入选临沂市“十四五”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其中文学类13个、美术类7个、民艺类7个、音乐类5个、舞蹈类6个、影视类4个、摄影类10个、戏剧类3个、曲艺类4个。入选项目聚焦重大现实、重大革命、重大历史题材,突出红色文化、沂蒙精神、沂蒙风情、乡村振兴等临沂元素,以多种艺术形式讲好沂蒙故事。

下一步,对这59个入选项目将与此前确定的青年文艺人才“薪火计划”36个重点创作项目,一并纳入临沂市“十四五”重点文艺创作项目库,加强调度指导,全程跟踪服务,实施动态管理,根据项目进展实际综合评估并适时更新,对获得国家和省级大奖、群众高度认可、高票房、传播效果好的优秀作品进行奖励,确保“十四五”期间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

文学类

(13项)

 

《沂河作证——习近平视察临沂十周年纪实》 | 张岚

《顺天河》| 魏然森

《沂蒙》(暂定名) |  乔洪涛

《大爱无疆》 |  张一涵

《红领书记》|  鞠成刚

《木业之都》|  刘晓峰

《沂蒙家传》 |  薛兆平

《沂河人家》 |  李桂龙

《千年流苏等你来》 | 陈顶云

《绿海如歌》 |  若荷

《沂河两岸稻花香》| 郭广阔

《木梳记》 |  也果

《沭河传说》 |  房兴华

美术类

(7项)

 

弘扬沂蒙精神系列美术作品创作 | 侯钧、王幼平、王铭博、吴树强、王兆典、左耀国

“临沂符号”临沂美术创作工程| 市美协骨干画家

《锦绣沂蒙》山水画创作工程 | 侯钧、梁庸、诸葛瑞波、李思娜、庄振兴、董凤刚

《永远的沂蒙》 |  王兆典

《沂蒙石》系列作品|  刘丽丽

《时代楷模赵志全》 |  咸兰光、咸依鑫

《沂蒙颂歌》百米长卷 |  张立奎等

民艺类

(7项)

“谁不说俺家乡好”沂蒙题材农民画创作| 市民协

“枪声就是命令”沂蒙红色题材版画创作 | 市民协

“花开新时代”剪纸艺术主题创作 | 市民协

《芳骨如钢》红色题材剪纸长卷| 苗苗

《薪火相传》红色主题系列砚  | 刘刚

《“光辉之路”》沂蒙红色题材铜拓艺术创作 | 李志光

《沂蒙传统美术的绘画再表现》(组画)|  张兰鹏

音乐类

(5项)

《沂蒙组歌》 |徐志强、周琳琳

《第一书记》 |  胡顺晓、曲宗宽

《老区人民的好日子》 | 胡顺晓、曲宗宽

《爱不再遥远》系列组歌| 马宗营、彭程、张凤英、苗雨

《沂蒙正红》| 吴可畏、王秀庭、刘丹琦、刘婷婷、苏恩华、蔡明君、李宁、王心严

 

舞蹈类

(6项)

《俺等着你》|  姜莎莎

《沂蒙崮上松》 |  诸葛绪龙

《简·破竹》 |  白振华、曹臻

《青山为证》|  纪衡尧、孙凯、刘媛媛、尤如红、王艺霖、张鹏、杨文康

《沂蒙支前》|刁金玲、姜莎、孙媞、马元龙、李虹庆

《沂蒙长歌》|  王秀庭、张秀军、刁金玲、姜莎莎、孙媞、孙嘉璐、马元龙、李虹庆

影视类

(4项)

《书香少年》 |  李献军、季海东、陈伟、梁固培

《雁舞高飞》 |  杨真、李献军、季海东、王言英

《大突围》| 杨真

《红领书记》| 鞠成刚

摄影类

(10项)

《小康社会---从“村落”向“社区”转型的华丽蜕变》 | 马玉伟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 刘笃龙

《老知青》 | 陈宗权

《沂河新区建设纪实》 |  郑克勤

《商贸通五洲》|  相军

《城乡进程》 |  郭永生

《西卞山村的乡村振兴》|  安柏余

《沂河》主题摄影| 刘笃龙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主题摄影 |孙运河、刘士平

《临沂五十年》主题摄影 | 市摄协创作骨干

戏剧类

(3项)

 

《大爱沂蒙》 |  丁小秋

《团旗飘飘》|  市剧协

《辛锐》 |  市剧协

曲艺类

(4项)

《文艺简论》|  王亚平

《沂蒙新风颂》现实题材创作|  高志东、刘立龙、钮中栋、管秀海、徐夫会

《稻花香里说丰年》第一书记题材创作|  市曲协

《孝河春秋》孝文化主题创作 |  市曲协

 

 

【责任编辑 张晓飞】

速豹新闻网编辑:田延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