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通讯员 邓灵蕊
伊淑英,1925年2月12日出生,中共党员,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人。丈夫郑曰来是老民兵,1974年病故。夫妻育有4子1女。1935年,伊淑英母亲因病去世,其父为革命牺牲,伊淑英成了孤儿,由其时任烟庄乡乡长的三叔伊化文抚养长大。孟良崮战役、南麻战役期间,为了支前,伊淑英把从小裹的小脚给放了,她也是六姐妹中唯一一个放了脚的。淮海战役期间,伊淑英和北他姐妹跟随部队支前,给部队的战士们缝补衣服、鞋袜。建国后,伊淑英参加了村里工作队,和其他姐妹一起到界牌、重山等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1950年在野店区担任妇代会长,一年以后,她回到烟庄小乡从事妇女工作。1968年2月,伊淑英的大儿子郑步全率先应征人伍;1972年10月,把刚满19岁的二儿子郑步奎送到了部队;1996年送孙子郑庆华参军人伍。1981年,二儿子郑步奎复员,当选为村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在母亲的鞭策教导下,郑步奎任支部书记的30多年中,烟庄村人均收人大幅提高,20多名优秀青年参军人伍,大多数光荣人党。2007年伊淑英代表“沂蒙六姐妹”赴北京参加了“十大爱国拥军新闻人物”颁奖仪式;2009年与冀贞兰一起参加了电影《沂蒙六姐妹》全国公映式。被评为2016年度“十大女性人物”。2016年6月21日因病去世。
一心向党跟党走
在孟良崮战役前夕,为了给解放军的战马筹集草料,六姐妹扛上秤,拿起账本,背上绳子,就上路了。那时她们虽然年轻,可其中有五个人还裹着小脚,走平路还行,爬山越岭就遭罪了。走不动不说,路都是山路,还老是摔跤。当时的伊淑英还怀有身孕,行动更是困难。爬山越岭的时候,她只觉得两腿像灌了铅似的,怎么也抬不起来,就坐在石头上,想歇一下脚。姐妹们知道她的难处,劝她回村去干点别的工作。伊淑英刚往回走了几步,听到远处战马嘶鸣,放眼一看,大路上正开过一支骑兵。她立刻又折返回来,继续往山上爬。姐妹们问她为什么又回来了,她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队伍正在开进,我怎么能往回走呢?”大家手拉手往上爬,没有一个人掉队。大家咬紧牙,硬是带领村里妇女组成的运输队,翻山越岭把5000斤草料按时送到了指定的地点。
伊淑英的二儿子郑步奎说,“别看我母亲没什么文化,但觉悟高,是在那段血与火岁月锤炼出的眼界和心胸,也是成长在和平环境的人们难以比拟的”。
在儿子的记忆里,母亲经常这样教育后辈:今天的好日子来之不易,那么多人牺牲,为了革命他们付出了一切,得让年轻人记住这些过去的事,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
【责任编辑 张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