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临沂频道>内容详情

独辟蹊径的“韩学”力作

2022-05-31 16:22:25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独辟蹊径的“韩学”力作——周静博士专著《韩愈经学考》评介

马建红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上海 201209)

 

在中国文学史上,韩愈无疑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这使得对韩愈的研究一直偏重于其文学成就和文学地位。然而,韩愈在历史上的成就并不仅仅限于文学,他还是一位经学大师,一位唐宋经学变革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道统、崇孟和尚《大学》之思想,他的绝对排斥异教之态度,他的解经之新法,皆成为宋明理学的主要思想,为宋明理学乃至唐后期经学的发展开拓了一条康庄大道。这却是我们当前“韩学”界所没有充分认识到的。周静博士的专著《韩愈经学考》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18年11月出版,该著通过对韩愈经学的系统考证和全面研究,进一步拓展了韩愈研究的领域,对韩愈在经学史上的地位给予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和相对客观的评价,是“韩学”领域不可多得的力之作。鉴于此,笔者拟从选题、结构内容、研究方法、论点和参考文献等方面对该著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介。

首先,在选题上,该著可谓独辟蹊径。通过作者的研究综述可见,虽然目前关于韩愈的研究已经呈现出内容上的多元化,但关于韩愈的经学思想还是较少有人关注,即或有之,其内容也仅局限在对其《论语》学、道统论等方面的简单论说,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对其反对骈体文、提倡散体文,主张文以载道的思想,并没有从其经学的角度深入分析,然而该著作者却认为:“他的文学,从根本上是成就于他的经学”,从而将韩愈的文学成就与他的经学进行了有机联系,更进一步阐释了对其经学思想进行研究的另一重要价值。该著的选题意义还不仅仅在于学术价值方面,在我国大力提倡和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系统研究韩愈的经学思想尤其是其特有的治经方法,对于我们如何认识经典、传承经典,尤其是如何改造旧文化和创造新文化可以提供思路上的有力借鉴,现实意义也是非常之大。

其次,在著作的结构和内容的安排上非常合理。绪论部分阐述了该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综述了韩愈经学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以往韩愈经学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三部分内容联系紧密,逻辑层层推进,为该书正文的展开做好了充分的铺垫。正文共分为十一章,第一章主要是介绍韩愈的生平和文著,第二章至第八章分别就韩愈的《易》学、《书》学、《诗》学、《礼》学、《春秋》学、《论语》学、《孟子》进行逐一的展开和论述,对韩愈文著中的每一句话进行出处的考证和梳理归类,以全面展示韩愈文学与各经的关系;第九、十章针对韩愈文著中的个别重要篇章和注经成果分别以《原道》篇与经学、韩愈与《论语笔解》为题进行了个案研究;第十一章,则在前九章内容的基础上,总结了韩愈的经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是全书思想内容的一个提炼和升华。因该著的目标是对韩愈经学的系统研究,因此,这样的结构安排使得对韩愈经学的研究立足于基础考证和个案考察,由此不仅能看出韩愈文著与每一部经学的关系,窥视到其个别重要篇章和著作对经学思想的集中体现,还可使总结韩愈经学思想及其在经学史上的地位显得逻辑顺畅,水到渠成。

再者,就研究方法而言,该著的选题决定了研究方法是以考证为主,辅以个案。细读该著每一章节的内容,可发现该著作者在梳理韩愈文著过程中是极尽考索之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该著第二章“韩愈的《易》学”为例,作者首先需要将韩愈文集中与《周易》有关的材料进行搜集和整理,在搜集的过程中,如何判断该内容与《易经》有关呢?有些是可以直接从韩愈文集中看到的,比如该著第33页:“云,龙之所以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多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卷一杂说四首 第93页。)”该著34页:“是故四支虽无故,不足恃也,脉而易矣;四海虽无事,不足矜也,纲纪而已矣。恃其所可恃,惧其所可矜,善医善计者为;《易》曰:‘视履考祥’。善医善计者为之。(卷一 杂说四首 第98页)这是韩愈文著中的两段话,其中就有韩愈本人对所引经文的提示,作者归纳起来就相对容易一些,这样就能顺藤摸瓜,找到《易经》中的相关内容再进行比对和分析。但大多数都是没有任何提示,比如该著第33页:“形于上者谓之天,形于下者谓之地,命于其两间者谓之人。形于上,日月星辰皆天也;形于下,草木山川皆地也;命于其两间,夷狄禽兽皆人也。(卷一 原人 第67页)”虽然有汇校笺注和其他译注的提醒,但这些汇校笺注也并不一定全面和准确,还得需要作者对文集逐条进行细致准确的解读,熟悉《易经》中的内容,从而建立起两者之间的联系,由此可以想象该书作者的经学素养之高和治学态度之严。这种考证之功也同样体现在其他章节的研究写作中,此不一一列举。这种以扎实的考证为基础而进行的研究使得最后的总结显得非常具有说服力,从而增强了该著的学术价值。

最后,在论点上,该书的作者并没有因为强调韩愈在经学史上的地位而一味对其经学加以肯定,尤其是对其注经的方式,他肯定的是韩愈注经方式的别具一格和由此对宋代注经的影响,但并不意味着他对韩愈注经内容本身的全面肯定,有些地方直接指出韩愈注经的不合理。这在第十章“韩愈与《论语笔解》”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比如第435页:“子曰:君子不器。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孔曰:疾小人多言,而行不周也。韩曰:上文君子不器,与下文子贡问君子是一段义,孔失其旨,反谓疾小人,有戾于义。”对于论语当中的“子曰:君子不器。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句话,孔安国提出了自己的解释,而韩愈则认为孔安国的解释并不合理。最后,该著的作者进行了总结和评价,他说:“今人各家亦以‘子曰:君子不器’为一章,其说不误。韩愈认为上下是一段义,其说非是,属于误解。”再比如第471页对“子曰:君子贞而不谅”的解释,孔安国认为:“贞,正也,谅,信也,君子正其道,不必小信。”而韩愈则曰:“谅当为让,字误也。上文云当仁不让于师,仲尼虑弟子未晓,故复云正而不让,谓仁人正值,不让于师耳。孔说加一小字为小信,妄就其义,失之矣。”作者对此所做出的按语为:“韩愈否定孔说,认为是‘妄就其义’而失孔子之意,并联系上文,指出经文中‘谅’当为‘让’字之误。将‘谅’理解为‘让’,认为‘仁人正值不让于师’是对经文新义的发挥,体现了其以心解经的方法。韩愈责孔安国加字擅改孔义,然他自己亦改字切合己义。笔者认为,先儒之解皆不合旨义,经文本义当为‘君子讲求真正,而不死守约信。’”诸如此类,在本章和其他章节皆有一定的体现,反映出作者对韩愈经学解读的细致和评价的客观,由此可窥见作者在该著论点上的谨慎和允当。

然而,学术研究是永无止境的,也是精益求精的工作。因此,作为体现学术研究成果的著作在作者极力争取完美的过程中,总免不了一些小的瑕疵,笔者在此略提一二,以供作者参考。

其一,研究综述和参考文献有待补充。目前所涉及著作和论文年限止于2012年,然著作的出版是2018年11月,期间还有五到六年的时间,在韩愈经学的研究上一定还会有新的成果,就笔者从中国知网上粗略搜集,就发现有张文利的《宋代理学视域中的韩愈道统——以<原道>为中心的考察》(《孔子研究》2012年第1期);张文浩、沈文凡的《文儒的兴起:中唐儒学与文学的交融演进》(《社会科学论坛》 2014年第11期);李伏清、彭文桂的《韩愈经学思想探析——以<论语笔解>为中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王昌昊的《回归孔孟:韩愈“道统”论建构的两个层面》(《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第6期)、李珺平的《韩愈前后儒家圣人统序与经书统序的嬗变及原因》(《青海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李珺平的《论韩愈延孟入圣对原始儒学的补苴罅漏作用——兼比较孟轲理论与孔丘理论之异同》(《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孙晓春的《韩愈的道统学说与宋代理学家的政治哲学》(《文史哲》2017年第5期)等等,而有些论文还与该书所探讨的问题密切相关,若作者能对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加以参考,在综述和参考文献部分有所体现将会更加完善。

其二,该著的个别地方表达有待商榷。比如第一章“韩愈的生平及其文著”部分,第15页:“韩愈一生经历了代、德、顺、宪、穆五朝,切身感受了中唐华丽之后的沧桑。这一时期唐国势中落,政治腐败,经济萧条,战乱频繁,因而韩愈的青年时代生活也相当困苦。”从唐代历史的演变来看,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的确没有之前开元天宝时期兴盛,但还不至于沦为一无是处的境况。况且就学界的研究分析来看,代、德、顺、宪、穆五朝一般被视为中唐,在唐宪宗时期,还一度实现了“中兴”。再者,即便唐朝的国势的确出现了如作者所说的状况,也与韩愈青年时代生活困苦没有必然联系。再盛世的时候,也不可能没有个人的不幸;个人的不幸有时候与时代有关,但不必然,具体就韩愈而言,他的不幸主要在于个人家庭方面,因此,著作中的提法笔者认为有些欠妥。再如第17页:“按唐朝科举考试制度,考中进士只是获得入仕的资格,之后另需经过吏部的‘博学宏词’科的考选,方可授予正式官职。”这种说法与当前关于唐代铨选制度的最新研究结论并不相符,据王勋成先生的专著《唐代铨选与文学》的研究,进士及第后要想被授予正式官职还有各种路径可走,正常是通过守选循资历,不过时间一般都太长,且授予的起家官比较低。所以,朝廷为了从及第士人和守选者中及时选拔出优秀人才,在吏部设置了科目选,其中就有博学宏词科。进士及第者或守选者通过此科目考试后,可被直接授予官职。韩愈在进士及第后参加博学宏词科就是想跳出吏部的守选制度,尽快正式步入仕途。因此该著中的上述表达似乎略显不妥。

其三,参考文献的归类和编排顺序有待改进。第一类“经类”中既有古籍也有今人著作,与第三类“今人著作“存在交叉重合;在各类参考文献的编排顺序上,学界的一般做法是,古籍是按照成书年代先后编排,近人著作按照出版年代或者作者姓的首字母依英文字母顺序编排。从该著目前的参考文献编排来看似乎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要之,周静博士的专著《韩愈经学考》虽然在个别细节方面有待改进,然瑕不掩瑜,该著以独辟蹊径的选题成为系统研究韩愈经学思想的力作,它的出版将有望成为韩愈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成果,进一步拓宽韩学的研究领域,推动韩愈研究再上一个新台阶。 

 

【责任编辑 张晓飞】

 

速豹新闻网编辑:田延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