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洪复
作家王苏生先生是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鲁中分会创会资深会员,已出版14本小说集,曾为30部电视文献专题纪录片或电影担任编剧,其中为军委政治工作部课题30集电视文献纪录片《解放之战》第4集《临沂硝烟》等担任编剧并在中央电视台四套播出,编剧作品《沂蒙红嫂张志桂》获全国优秀电视剧一等奖,另有两部编剧作品被列为全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片。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东抗日根据地是全国抗战的主要战场之一。山东陆地是连接华北与华东的战略枢纽,海上是连接东北与华东的纽带,是历史上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这里的人民具有御外侮、抗强暴的悠久光荣传统。1937年7月,全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挺进山东与山东纵队并肩作战,山东抗日军民作战2.6万次,歼灭日伪军53万人,并建立拥有2800万人口、12.5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根据地,组建8个师、12个警备旅、2个独立旅共27万人的人民军队,民兵数量达到50万人,自卫团发展到150万人,同时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一部分主力部队在罗荣恒率领下,挺进东北,在解放战争中迅速发展壮大,成为赫赫有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而留在山东的部队,在解放战争中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并转入战略反攻,发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山东兵团。
对于这段历史,在中共党史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都有重要记载,但以文学形式把这段历史全面、完整、详细地再现还不曾有过,王苏生先生在这方面做了大胆尝试,他创作并新近出版的45万字长篇小说《剑锋》就把这段历史与文学有机结合起来,展现出山东抗日军民不怕流血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在感动中了解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具体说来,长篇小说《剑锋》有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历史背景复杂,时间跨度大,涉及历史人物众多,从抗战爆发到解放战争等重大战役和重要历史事件,同时还延伸到抗美援朝战争,时间跨度十几年,作者在创作中能驾驭如此众多的历史人物和几十年的历史跨度,并把这些历史人物以文学的形式栩栩如生展现给读者,实属不易,难能可贵。
其次,把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相结合,形象生动再现历史,把虚拟事件与历史事件相结合,使人物更为丰满,故事更为真实生动,跌宕起伏,使之感人至深。再次,有些人物虽系虚构,但大多故事情节却是真实的。作者能掌握这么多鲜为人知的史料并把它们赋予虚构人物与作者的家庭出身有很大关系。作者的父亲和岳父都是曾经战斗在山东的八路军战士,其父亲与日军作战负伤,为一等乙级革命荣誉伤残军人,王苏生先生从小耳濡目染熟知了大量史实,使之对父辈走过的人生之路,对共和国的诞生历史,有着非同寻常的真情实感,这种感情体现在小说《剑锋》之中,自然就给我们带来一个又一个有血有肉鲜活的人物,一个又一个传奇的历史故事,一曲又一曲弘扬时代主旋律的颂歌。
《剑锋》作为一部全景式描述抗战的作品,存在重要的史学价值,可谓是山东大地革命前辈们浴血奋战的大回顾、大总结、总掠影、全景式的跟踪扫描和再现,它是一部战争的长卷刻画,其史学价值将与日俱增。
《剑锋》依托详尽的史料,兼以民间钩沉再现不同的战役和当时环境,塑造出大批感人的人物形象,其文学价值堪可重视。在战争场面及各种环境描写方面,在再现残酷战争的同时,以积极明朗昂扬向上的格调,描写了充满风情美、人情美的齐鲁风光。对不同的地域写出了不同诗意和气氛。在整体的环境描写中,对不同的事件背景描写也各有特色,如多次写到战前、战中、战后的不同环境,都是平静中蕴藏着危机和战机,这些包含感情的环境用笔,这些刻画地方山水人情的美,令人更感山河之壮丽,保家卫国之迫切,侵略者之可痛恨。
《剑锋》这本书使人爱不释手,如入金谷之园,百花似锦、斑斓悦目,虽是战争体裁,但作品中语言幽默风趣性随处可见,使得整个情节故事充满了人情味道。作品的对话语言斟酌妥当,符合人物性格,年龄、身份和性别等元素。作品还采用了不同叙述手法交待故事情节和事件的发生发展,以蒙太奇的手法延续扩展推动小说创作的时空与结构。《剑锋》中人物形象成功塑造,战争场面及环境全方位呈现,对话语言与描写语言独具魅力,体现出一部文学作品的高超艺术手法和艺术特点,具有叫人难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价值。
长篇小说《剑锋》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它告诉我们抗战精神是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是代代相传的精神火炬。作为一种精神,它注定不朽,作为一种灵魂,它永远不灭。
邹洪复:山东沂水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临沂大学副教授,中华美学学会会员,曾执教于科纳克里大学孔子学院。
出版学术专著《当代中国文学发展趋向的镜像研究》、诗集《初入人世》《蓝天无梦》《音乐之外的守望》(与冯长春合著)、随笔集《思想的羽毛》等。
【责任编辑 张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