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通讯员 张纪增
近年来,蒙阴县常路镇把村史民俗馆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提升乡风文明为目的,不断深化以孝文化为主题的乡风文明建设,融合红色党建、家风家训、孝诚文化等多种元素,打造了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村史馆,现已成为群众留住乡愁、传承乡村历史文化的重要阵地,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新动能。目前全镇6个行政村已建成7处村史民俗馆。
科学规划布局,加快村史馆建设。常路镇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是战国时期的齐鲁交界处,“管仲脱囚”发生地,东蒙秦氏发源地,秦士文等名人故里。自古传承至今的孝诚文化深入人心,使基层治理德治有方。该镇坚持党建引领,突出“孝诚”文化特色,提升打造以“孝”为主题的村史民俗馆。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村庄规划、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经济基础、民俗风情等因素,规划村史民俗馆建设数量和布局。在建设中,把村史民俗馆建设列入各村每年文化旅游考核的重点,并充分发挥各村的优势,认真收集资料,发动群众征集实物,突出地方特色,在全镇6个工作区,打造了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村史馆。
突出文化特色,打造乡村新亮点。该镇按照“一村一特一亮点”思路,结合各村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孝诚文化、民俗风情等文化底蕴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分类组织实施,做到图片、文字与实物有机结合,建设村史民俗馆。常路村依托春秋时齐鲁界河、“堂阜遗迹”夷吾亭、管仲脱囚处等遗迹,在打造了孝和文化广场的同时,建设了乡村振兴展馆。西北楼村以秦氏家训和兵部尚书秦士文勤于政事为楷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融入家风家训,建设了家风家训村史民俗馆。。蒋家坪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建功乡村振兴”主题,深挖红色资源,建起了红色文化村史馆,传承红色文化,为村民留住记忆。东三庄村为提升村民归属感,以家风带村风,引导村里各个家族通过召开家族会议的方式挖掘整理了家风家,也配套建设了家风家训馆,每年利用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等时机组织青少年进行参观,让家风家训得到更好传承。
加强服务管理,让村史馆“活”起来。村使馆建成后,各村选派了一名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熟悉本村情况的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做好展馆内容的更新和物件的维护,建立物品物件管理台账,并为常路村、西北楼村培养村史馆讲解员,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弘扬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免费开放服务群众效能,确保正常运转,让村史馆人气 “旺”起来,展品“活”起来,为美丽乡村建设增光添彩。为让村史民俗馆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阵地,以村史馆为文化传播阵地,结合当地重要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开展各类宣传教育、信息服务活动。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举办文艺演出,开展了“比比谁家的媳妇最孝顺,谁家老人更幸福”活动,每月还组织好最美家庭、四德好人、“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开展评选活动,对评选出的“好媳妇、好儿女”等在村“四德榜”上张榜,并在每年的春节前召开表彰大会进行大张旗鼓的表扬。常路村和西北楼村在村史馆,建起了文旅驿站,建设了“全域绿水、全域绿化、全域无垃圾的绿色生态旅游基地,有完整的浏览线路图,有专职工作人员进行引导游览,使村使馆和旅游融合,构成了一幅诗情画意的田园风景画,为旅游发展提供文化资源支持,真正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新乡村。
【责任编辑 张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