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通讯员 朱雅楠
便民服务是一项“硬活儿”,需要标准化的设施、规范化的流程,便民服务更是一项“软活儿”,需要有温度的呵护、有质感的体验。便民服务是在做“显功”,要让老百姓感到效率和力度,便民服务更是在做“潜功”,要让老百姓通过得实惠记得住、信得过、用得上。总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必须接地气。
常路镇常路村便民服务站一直秉承“服务群众就是服务未来的自己”的理念,立足于人口老龄化等乡村治理难题,正在有序推进“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初始版”向“升级版”迈进。
服务谁来干、干什么、怎么干、标准是什么,一直是做好便民服务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常路村便民服务站率先推行“从24小时到365天不打烊”的全天候服务和“从婴儿到青年、中年,再到老年”的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以建设“有效能、有温度、有活力、有乡愁”的“四有村居”为抓手,让乡情气息、乡土气息成为便民服务的润滑剂、粘合剂。
“如康家园”是常路村便民服务站今年新开辟的场所,是老年人办理业务的专属区域,显眼且宽敞明亮的平房布局,便利且功能齐全的格局定位,成为了全村老年人“有事要来、没事也要来”的好去处。在这里,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服务事项已经纳入全程免费代理办、捎带办、跑腿办的服务范畴,将“群众跑”变为“干部跑”和“数据跑”。除了代办类服务,咨询类、调解类、康复类服务也成为老年人跟上时代、畅快心情、健康身体的喜闻乐见的好服务项目。
今年80多岁高龄的秦大娘,身患肢体二级残疾,无法出门,眼看10年有效期的残疾证就要到期了,老人很着急、很为难。村便民服务站工作人员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将其作为帮办代办的重点对象,通过一系列手续准备和业务办理,快速将新的残疾证交到了老人手上。这一将“群众要我办”转变为“我要为群众办”的典型还有很多,都深受老百姓欢迎和称赞。同样,近80岁高龄的郭大爷是五保户,“有事没事”来便民服务站走走是常态,聊聊天、下下棋都可以,中午还可以享受“免费的午餐”,像郭大爷这样的老人还有20多名。这一将便民服务与关爱老年人,特别是关爱鳏寡孤独老年人的生活融为一体的做法正成为常路镇乡村治理能力提升和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村还探索应用了“看得见的乡愁”这一为民服务新路径,即创新了“发动群众”十条法则,开展了家风家训主题教育,创设了社情民意人文讲堂,成立了治村治企“五人团”,建立了“说事拉理”“和事佬”“知心大姐”“一家亲”等志愿服务队伍,有效弥补了便民服务过程中老百姓急难愁盼的服务盲区和堵点。
便民服务永远在路上,常路镇常路村便民服务站将进一步结合村居实际,围绕为民宗旨,落实“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各项要求,以“服务+”为理念,以“+服务”为实践路径,全面开创村级便民服务站点新模式。
【责任编辑 张晓飞】